赵金冬,男,1982年11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任白山分局抚松勘测队队长,工程师。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白山分局基层水文站工作,多次被评为全省水文系统先进个人。
热爱水文,无私奉献
赵金冬家在长春,家境殷实,是父母的独生子,当年家人坚决不同意他到白山工作。赵金冬出于对水文的热爱,做通家人工作,不但选择了水文,而且选择到白山分局任务最重、位置偏远的抚松勘测队工作。他的妻子为了支持他的事业,也从局机关调到抚松队工作。抚松队管辖高丽城子、漫江、九公里、仙人桥、露水河等5个水文站、4个水位站和60个雨量站,现有职工6名。这6名职工中,有4名同志接近退休年龄,并且大多身体不好,他是6名同志中最年轻的一位。带着这支“特殊”的队伍,他冲锋在前、率先垂范,舍小家、顾大家,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洪水,临危不乱
抚松队在赵金冬的带领下于今年五月之前就完成了汛前准备工作,包括所有水文站水尺、大断面的测量;测验设施、遥测设备维护检修;对每个测站开展测洪演练和落实应急监测预案;对每个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再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员,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进入汛期,他带领全队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按照测站任务书的各项要求,密切加强水雨情监测。从常规业务到应急监测,从防汛值班到测洪调度,抚松队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2020年8月27日至9月8日,白山境内受“巴威”“美莎克”“海神”三次台风叠加影响,抚松队所辖各雨量站累计降水量均已超过200毫米,各水文站水位急剧上涨,面临超警险情。这对“站点多、面积广、人员少”的抚松队是一次大考。赵金冬临危不乱,首先将天气预报、实时台风路径、各站雨量信息和测报任务等及时发送到本队工作群中,督促各站人员严阵以待、密切关注水情、雨情。按照预案,大洪水来临时,全队测洪工作由他统一指挥调度。他根据本队实际情况成立三个测洪小组,他和妻子组成一组,负责高丽城子站的测验及报汛工作;第二组由分局支援人员组成,负责漫江、九公里站的测洪任务;第三组由本站的老同志组成,负责仙人桥、露水河等中小河流站的测洪任务。所有工作都在他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开展,全队圆满完成了这场罕见大洪水的测报工作。
洪水来临,冲锋在前
自8月26日以来,受前期降水影响,抚松勘测队所辖各站水位逐渐上涨,9月7日晚接到分局通知,上游多个电站开始泄洪。赵金冬带领着他的妻子,坚守在任务最重、险情最大的高丽城子水文站。高丽城子水文站是国家重要水文站,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控制站,受上游多个水利工程闸门起闭影响,水位变化急剧,抢测洪峰难度很大。9月7日,大水来临,情况紧急,赵金冬果断决定用缆道雷达波进行测洪,于8日凌晨2时15分测得此次洪峰流量,超出警戒水位0.33米,为今年实测最大洪峰。经分析无误后,及时将数据上报有关部门,为抚松县防汛抗洪提供了准确依据。当时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疲惫不堪的他在休息了两个小时后又赶往其他中小河流水文站抢测洪水,出色完成了2020年罕见台风影响下的暴雨洪水测报工作,受到抚松县委县政府好评。
面对家人,倍感自责
大水过后,赵金冬带领同事及时对洪水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直到“十一”放假回到省城才发现自己已经7个月没有回家,200多天没有看到父母了。见到父母时,他们说“没事,当初支持你选择水文,我们就做好了不能经常见面的准备,只要你好好工作,别出问题,我们就放心了。”听完父母的安慰,他的眼睛一下子红了,怀疑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太自私了??梢换氐焦ぷ鞲谖?,这些儿女情长似乎又被忘得一干二净。水文工作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下雨的时候失眠已经成为了他的“职业病”,他说:“哪怕放假休息在家,下雨天也肯定睡不着,我们干水文的只要听到外面哗哗的雨声就会失眠,就会想到测洪和报汛?!?
赵金冬始终在平凡中坚守,在洪水中战斗,是白山分局基层水文职工的优秀代表,用最朴实最认真的工作态度践行着一名基层水文工作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