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突破历史记录颠覆传统认知的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依靠传统监测预报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洪水防御工作的需求。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时机,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应对洪水的决策支撑。借助高科技力量使水文预报工作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至关重要;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势在必行。
第一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系统,构成“天基”和“空基”监测预报防线。依其对天气系统进行监测,在降雨前对可能发生的洪水作出预报。第一道防线是实现关口前移、防线外推的重要举措。借助气象卫星、测雨雷达,获取大范围的天气信息、流域高分辨率面雨量监测和短临暴雨预警,延长短临降雨预见期,提前对洪水和山洪灾害进行风险预警,让防御措施跑赢洪水灾害。
第二道防线:雨量站网,构成“落地雨”监测预报防线。通过地面雨量监测站网,对落地降雨进行实时监测,依其对落地雨乃至产汇流进行分析推演,在洪水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的洪水作出预报。第二道防线是提高预报精准度、预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地面雨量监测站网以精准监测流域暴雨时空分布和面平均降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降雨一产流一汇流”计算,滚动流域洪水预报,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对“第一道防线”的预报进行精进调整。
第三道防线:水文站网,构成“洪水演进”监测预报防线。通过布设在流域河流干支流上的水文站网,实时监测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变化,依据落地降雨、实时水文站数据和信息制作洪水预报,进而实现河系预报。
第三道防线是兜底措施,具有“底线防守”的功能。通过准确的水文站水位、流量等洪水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洪水告警、灾害警示、“演进”预报,为洪水防御提供最为精准的数据支撑。
通过“天空地”立体监测手段,构建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是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叭婪老摺苯迪侄栽浦杏?、落地雨、河道径流的雨水情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实现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的双重目标,为打好现代防汛关键战提供有力有效的情报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