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水文科普 >
水文科普常识——什么是“河长制”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3-11-13

一、什么是“河长制”

“河长制”,是指由地方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管河治水的一项制度,是我国在河湖管理?;し矫娴闹卮笾贫却葱?,由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衍生而来。河长制核心是党政同责,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制。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落实六大机制,促进水资源?;?、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六大任务。河长制不改变原有业务职能部门工作,而是提供协调、支撑与服务,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二、“河长制”是如何提出来的

2007年太湖蓝藻大爆发,沿湖城市水质急剧恶化,引发无锡供水危机。无锡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探索新路,提出让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统筹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水环境治理,这是河长制的缘起。无锡河长制实施一年后,全市79条河流考核断面达标率就从53.2%提高到71.1%,效果显著。之后河长制陆续在浙江、福建、天津、北京等地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效果。2013年起,浙江省全面推行五级“河长制”,大力实施“五水共治”。2014年第一批46个县市开展河湖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河湖管理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以及水利、环保、国土等多个部门,九龙治水、条块分割,影响治水效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安全和河湖管理?;すぷ鳎谏钊氲餮?、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意见明确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促进水资源?;?、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在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び辛Φ暮雍芾肀;せ?,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责编:张妺
单位:(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