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水文科普 >
水文名词解释——水文测验
信息来源:浙江水文网 发布时间:2020-10-22

水文测验(hydrometry)从水文站网布设到收集和整理水文资料的全部技术过程。水文测验内容包括:水文站网的规划、布设、调整;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仪器、设备、方法的研究;在野外测站上观测和测量,在流域、河段上进行水文调查;在试验基地(或实验站)进行观测或测量;对资料作系统的整理、汇编、刊布,以及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的资料存储、检索等。其基本测验项目有降水、蒸发、水位、水温、冰情、流量、泥沙、水质等。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实验研究和其他方面所需测验项目。

对象及方式:水文测验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冰川等)、地下水及实验研究等。为了合理部署水文测验,需要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站网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勘测设站,站址的选择应满足设站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保证测验精度及资料整理。测验的方式有驻测、巡测和间测3种。驻测是观测人员驻在固定观测站点上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巡测是观测人员巡回流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观测点进行水文要素观测或对地区与河段进行水文调查;间测是某些水文站点在取得多年实测资料以后,经分析证明已掌握一定规律,例如水位与流量之间历年关系稳定,其变化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则可只观测水位,暂时停测流量,以后有需要再行施测。

设备与方法:根据水文测验的具体条件,如在野外或室内使用、有人或无人值守以及记录与传感信息的方式等,选择适当的设备与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波、同位素、遥测遥感、卫星通信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水文测验中来,部分仪器所记录的资料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整理、存储、形成水文数据库供检索查用或进一步加工。在已建成遥测系统的防汛重点地区,观测数据可通过编码、传输、传入控制中心,进行联机预报。

基本设施:保证水文测验工作顺利进行及达到要求精度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工作内容包括确定基面,设置水准点、断面、基线及测量标志,进行必要的水准、地形及大断面测量,结合测验项目及测验方法与河流特性,选择与建立适用的过河设备,如测船、测桥、水文缆道(缆车)等。对于应用测流建筑物(如各种类型的槽堰等)及利用水工建筑物测验时,需要严格地修建符合标准的各项建筑物及观测设施,以保证测验精度。采用超声波、遥测等先进的特殊方法测验时,更需按规定修建必要的设施。

技术标准:为长期、持续地进行水文测验,满足探索水文变化规律的需要,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为不断改进测验能力、提高测验功效、需要经常进行研究的主要课题有:站网设计原理和方法,测验误差理论,流速、泥沙等脉动规律,数据处理方法,信息的传递,水文仪器设备的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制订技术标准或规范要不断吸收经实践验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