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水文科普 >
水文科普常识——东北黑土区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8-26

东北黑土区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呈现双岭谷型。每年11月~翌年4月为第一个峰岭;4月中旬~6月末土壤水分下降,形成一个低谷;7月~8月降水增多,土壤水分呈现出第二个峰岭;9月~10月呈现第二个浅谷。

东北黑土区土壤水分周年动态分为三个时期:冬季水分上移期、春夏失墒期、夏末秋季收墒期。

1.冬季水分上移期:该时期约在每年的11月~翌年3月,这一时期由于地表冻结,土壤水得不到大气降水补给,土壤内部水分遵循热力学定律,不停的向上层移动,可为春季播种提供良好墒情。土壤下层水分向上层移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土壤的冻结过程中,冻结与没冻结的土层之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温度梯度,使得下层水分会不停的向上层运动集结。

2.春夏失墒期:该时期约在每年的4月~6月,土壤水分以毛管水运动为主,东北地区春季夏初降水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大于补给,直至雨季来临才会终止这一过程。这一时期大田作物普遍处于播种期和苗期,土壤水分减少很可能引发旱情,影响作物出苗率和长势。

3.夏末秋季收墒期:该时期约在每年的7月~10月,这一时期降水明显增多,气温也较高,在降水和作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下,借助毛管水的作用,土壤水分频繁的上下运动,且补给大于消耗,除满足当季作物需水外,还为翌年春季作物生长做好了水分储备。


来源:科技处

初审:彭朝辉

复审:张妺

终审:蒋宏图